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智慧妙语】013_布施行善-布施善报 ☆专题畅听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0989
发表于 2024-3-11 05: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3-11 09:56 编辑

 妙语专题                                返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一表通

故事•视文

故事•文音

【智慧妙语】013_布施行善-布施善报

【布施行善-布施善报】


[点击标题可直达]


●0074» 俞一郎的长寿

●0075» 国王的怪病

●0076» “傻瓜”清洁工当选总裁

●0077» 救命的蜘蛛网

●0078» 乞丐的薄饼

●0079» 一碗白米饭

●0080» 韩信吃白食


: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

☟【布施行善-布施善报】


.


俞一郎的长寿

——20170414 马来西亚·槟城

湖南南部有一个人叫俞一郎,生前喜欢放生和塑造佛像,死后魂魄飘飘荡荡地在大道上,看到有很多的飞禽走兽、鱼游在空中,都来迎接他——因为他放生很多。他又看见一千余名和尚在合掌,在恭迎他一样。到了一座宫殿,阎王老爷检查他的生死簿,一看,上面写着:赎买动物放生,救护动物。阎王老爷很难得地微微一笑,马上说:“命令判官,增加24岁。”一轮是12岁,给他增加放生的功德,两轮那就是24岁。穿官衣的差人就领他回去,过一会儿,他醒过来了。

希望你们多放生,也会把你们领回来。种善因得善果,很多人的长寿是靠放生得来的,今天种的善还未报,是因为善种还没有完全成熟,尤如刚煮熟的饭,闻着不会马上香一样。继续放生,继续做好事,继续行善,继续救度众生,你一定会闻到香喷喷的慈悲之饭。


国王的怪病

——20170423 印尼雅加达

古时候,有个国王得了一种怪病,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头痛,一病就病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间,国王到处求医,派人在各大城市中张贴告示,悬赏重金,求名医替他治病。可是四方的名医一批连一批,国王的病情却没有好转。国王非常郁闷,也很伤心,他想自己本是荣华富贵之命,怎么会得这种治不好的头痛病呢?不久,国王的病况传到了临近的小国,小国里有位医术不错的乡镇医生。这一天,乡镇医生听说了国王的症状,忽然想到,“我曾在《药王神篇》中学过中医传统的疗法,说能治这种病。”但是路途遥远,出诊的成本太高。乡镇医生最终下定了决心,要去邻国走一遭。因为他觉得,国王的诊金、悬赏的数目大得惊人,自己如果治好了国王的病,后半辈子就不愁了;二来这也是一个成名的好机会,如果一直在家乡给人看病,就算治好一万个人,也只是一个乡镇医生,如果治好了国王,那就是举国闻名的医仙了。去邻国旅途劳累,过桥过路费也挺多,乡镇医生借了不少钱,还卖了妻子的陪嫁,凑齐了路费开始上路,一路上,牛车、马车、驴车、板车换了无数,来到了京城,揭了皇榜。国王看他相貌一般,从医经历也没有什么特殊,对他不是太信任,乡镇医生仔细询问了国王的病情,根据《药王神篇》开了几副方子,几天后,国王的症状明显减轻了,又过了些天,长期困扰国王的症状彻底消失了。国王非常高兴,好吃好喝地款待他,但乡镇医生慢慢地疑惑,他想:“我治好了你的病,你国王对我这么好,称兄道弟,为什么从来都不提悬赏的那笔钱呢?”乡镇医生也不好意思讲,暗示国王好几次,可国王总是装傻把话题扯开了。乡镇医生开始有些恐慌了,他失眠的时候就想,难道国王还会赖账吗,不至于拖欠一个小医生的赏金吧?过了一段时间,停药,国王没有再复发。乡镇医生知道,这一次彻底治好了国王。他向国王告辞,国王盛情挽留他,但是乡镇医生坚决要离开,国王送了一匹瘦马给他当脚力。乡镇医生看着这匹瘦马,摸一摸有没有金子放在马上,但是什么都没有。送他的时候,感动的国王对医生说:“贤弟,多亏了你,除去了我十二年的病痛,如果没有你……”国王突然感动得说不出话。乡镇医生心中燃起了希望,他想象着国王冲着身后“来人啊”,接着出现了一群侍者,抬着金银珠宝的小箱子堆放在他面前。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他的心凉了。乡镇医生不死心,他很想哭,自己大老远地跑过来,花了那么多积蓄,最后空手而回。他不能就这样放过国王。于是他拿出一大包药给国王说:“大王,虽然你的身体好了,为了防止你的病情反复,要长期对你的身体进行滋补,我这里有一包药材,叫巴豆,你以后每次吃饭的时候要吃几颗,这样吃上几个月,我看就差不多了。这种药材有点副作用,你要挺住,不能停。”国王千恩万谢把医生送出了城。一路往家赶,医生觉得受骗了,心里不好受,不过想到临走前给国王的那包泻药,“哈哈,小气鬼国王,你一连要拉几个月肚子了”,心里感到有些安慰。一连走了几个月,回到家乡,他不认识家了,一年没有回来,自己的家竟然变成了一座豪宅,他的妻子迎出了门,把他拉进了家,说:“你知道吗,邻国的国王派了许多人送来很多的财物,把我们的房子全部重新装修,非常豪华。国王还说,那些金银怕你在路上带着不安全,就先派人送到了家里。”医生站在屋里,想起自己后期对国王很不认真的态度,以及最后送国王的那包巴豆药,他悔恨自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管对别人多好,不要急于求得回报,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力摔打过的瓷器,无法复原。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对别人很好,不会马上有善报;求了菩萨、念了经,身体没有马上转好,很多人就会埋怨菩萨不灵。要记住,任何事情的因果种下的种子不会马上长大的。我们对别人好过之后,看到别人没有对我们好,就会产生误解,做错误的决定,真的就把好的感情糟蹋了。慈悲是最好的良药,相信别人,感恩的心,才会拥有真正的知足和快乐。(掌声)不管怎样,做人都要对得起别人。……


“傻瓜”清洁工当选总裁

——20181006 美国洛杉矶

纽约琼斯服装公司总裁叫西德尼•金摩,他第一份工作是货运管理员,当年才17岁,工资只是周薪75美元。从货运管理员干到机器修理员再到董事们的清洁工,20多年后,西德尼成为琼斯服装公司的总裁,他的年薪是几千万美元。琼斯服务公司前任总裁迈克尔•泰勒,与他合股的董事大概有十几个,为何接替总裁位子的不是那些董事们,而是一位不起眼的清洁工呢?这里边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这个清洁工金摩是一个极其憨厚的人,服装公司每个人都说他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傻瓜。关于金摩所做的傻事就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你们看他傻,实际上他就是勤勤恳恳为别人。虽然西德尼•金摩的职务是货运管理员,但全公司的人都可以吩咐他做事情,不管谁叫他做事情,他都很乐意帮助别人。

有一位车工觉得累了,他就叫西德尼•金摩为自己顶上十几分钟的工作。经理如果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也可以让西德尼•金摩帮忙接几个电话,写一份文件。有一次,一位经理和很多员工同时叫了金摩的名字,金摩因为同时要应付这么多人而在车间与写字楼之间走上走下摔了好几跤,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大家觉得像一个树熊一样。那一幕正好被一位路过的董事看见了,就将他要了去帮助他们董事们的办公室打扫卫生。谁都不愿意给董事们打扫办公室,因为这些董事们眼睛很挑剔,只有金摩这样的傻瓜才愿意干,从此金摩就落下了十分可爱的“傻瓜”名号。

可是,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登上总裁宝座的机会。1989年,美国的经济不景气,琼斯服务公司的总裁迈克尔•泰勒在连续几次投资失利之后,心理压力很大,引发心脏病,突然去世了。迈克尔•泰勒的妻子也早就过世了,而且他们没有后代,近百亿美元的资产无人继承。美国法律规定,如果总裁没有来得及留下遗言,可以经选举,在公司里产生新的总裁。本来新总裁首先应该在董事局中间产生,可是经过半个多月的讨论,董事们你争我夺,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平日里大家都积怨很深,谁当选都无法得到全体通过。最后有人提出一个怪的建议和大胆的想法:我们不如让在我们董事会经常打扫卫生的金摩来当这个总裁,没想到这个提议竟然得到了董事们的一致通过。

在人生当中,很多人都瞧不起那些憨厚朴实甚至有点傻的人,但一旦自己切身利益必须交给另一个人的时候,人们有时候情愿选择傻瓜,而不愿意交给聪明人,因为人傻一点,不会干坏事。人本是人,所以不要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把自己当别人的人,你会减少痛苦,做事圆满;把别人当成自己,你会同情不幸,相互理解;把别人当别人,尊重别人,你不会侵犯别人的利益;把自己当自己,你会珍惜自己,想通、放下,快乐无比。能够认识别人,那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那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的人,那是圣贤之人。

在现代社会做人,因果报应,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佛法说因果定律,种因一定得果。他给你一盒糖,你觉得很高兴;当你看到他给别人两盒糖的时候,你就对他有看法了。但是你不知道,别人曾经给过他两盒糖,而你什么都没有给过他。


救命的蜘蛛网

——20180211 悉尼

有一次打仗,最后就剩下一个人,他往山上逃跑,后面有追兵。他看见一个小山洞,躲进去了。看见一个很大的蜘蛛爬过来,他起了恻隐之心:自己已经落到这步境地,就不要把蜘蛛打死吧。没想到蜘蛛爬到了洞的门口,一会儿结了一个大的蜘蛛网。当追兵追到洞门口的时候,带头的官兵说:“里边一定没人,蜘蛛网都这么大。走吧。”一个人的一个善良的念头,救了他的一条命。所以菩萨经常跟我们讲:要常思善,莫思恶!


乞丐的薄饼

——20181014 美国纽约

有一个妇女每天要给全家人煎饼吃,她总是多煎一个饼放在窗台外边,留给饥饿的路人来拿。有一天,一个驼背老乞丐来了。他每天都来取走薄饼,在离开的时候,这个老乞丐嘴巴里总是自言自语:“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这样,日复一日,夫人对老乞丐越来越厌恶,因为薄饼全被他拿走了,而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恩的话。

于是,有一天,这个夫人在薄饼里面下了毒。就在准备把薄饼放在窗台上的时候,她犹豫了,最后将有毒的薄饼投到火里烧掉,重新做了一张放到了窗台上。这个老乞丐还是跟过去一样,把薄饼拿走了,嘴巴里“嘟嘟”着那句口头禅。那天晚上,这位妇女外地的儿子回家了,儿子告诉这位夫人:“妈妈,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饿得昏倒在地,幸好有一个驼背老人路过,他好心地给了我一张薄饼。”听了儿子的话,这个妇人脸色苍白,她现在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你的身边。

我们人对别人看不惯、看不顺眼,经常会采取报复。怨气会越积越深的,仇恨只会越积越多,自己也会陷入深深的怨恨当中不能自拔。就像夫妻吵架,你今天骂他一句,他恨你一次,你再骂他一遍,他又恨你一次,这就造成了最后的离婚。看不到阳光,你就找不到快乐,自己的余生就会在痛苦、怨恨当中度过。


一碗白米饭

——20181111 墨尔本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一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子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门前,等到吃饭的客人都离开之后,他面带羞涩,犹豫地推开了店门,低着头轻轻地跟老板说:“请您给我一碗白饭好吗?”店内刚刚创业的年轻老板夫妻见他没有选菜,纳闷了一下,也没有多问,立刻盛了满满一碗白饭递给了他。男孩付钱只付一碗白饭的钱,很少,不好意思低头说了一句:“您可以在饭上给我淋一点汤吗?”那个老板娘笑着说:“没关系,你尽管用,给你多一点汤,不要钱。”

男孩子吃到一半,想到淋菜汤不要钱,于是又多叫了一碗白饭。老板非常热情地说:“一碗不够是吧?我这次再给你多盛一点。”“不是的,我要拿回去装在便当盒里,明天带到学校去当午餐。”老板听了心里在猜:这个男孩可能是来自南部乡下经济环境不是很好的家庭,为了不放弃读书的机会,独自一人北上求学,甚至可能半工半读,处境非常困难。这老板良心也非常好,悄悄在给他白饭的餐盒底下放入了店里招牌的爆炒双菇一大勺,还加了一个卤蛋,最后才将白饭满满地盖上去,看上去就是一碗白饭。

老板娘见状,明白老板是想帮这名男孩子,但她却搞不懂,为什么丈夫不将菜大大方方地放在饭上面,让人家看到,而是要藏在饭底下。老板贴着老板娘的耳朵轻轻地说:“男孩如果是一眼就看到白饭上面加了这么多的菜,说不定会认为我们在布施,这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觉得我们是在施舍给他,这样他下次一定不好意思再来了。如果转到别家一直吃白饭,这孩子怎么有力再坚持读书呢?”老板娘说:“你真是个好人,帮了别人还替对方保留面子。”老板夫妻沉浸在助人为乐的快乐里。男孩说:“谢谢!我吃饱了,再见。”男孩子起身离开,但是他拿到饭盒的时候里面沉甸甸的,他知道里面有东西,不禁回头望了一眼老板,深情地说:“谢谢你们!”老板向男孩挥手致意说:“要加油啊,明天见。”话语中就是请他明天再来饭店里用餐。男孩眼中泛着泪光,当时却没有让老板看见。

从此,男孩除了连续假日以外,几乎每天黄昏都会来,同样在饭店里吃一碗白饭,再带走一碗白饭。每次带走的那一碗白饭底下每天都藏着不一样的秘密(老板总是把菜藏在下面),直到这个男孩毕业了。往后的二十年,这家餐馆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男孩子的身影。

直到有一天,将近50岁的小餐店老板夫妻,接到市政府要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店面的通知。面对中年失业,平日储蓄又都给儿子在国外攻读学位,想到以后生活无依,经济上可能会陷入困境,夫妻两个人不禁在店里伤心地哭泣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身穿名牌西装,像大公司经理级的人物突然来访:“你们好,我是某大企业的副总经理,我们总经理命我前来,希望能请你们在我们即将要启用的新办公大楼里开一个餐馆,一切设备和所有的材料均由我们公司出资筹备,你们仅需带领厨师负责菜肴的烹饪,至于盈利的部分,你们和我们公司一人一半。”

老板和老板娘都愣住了,“你们公司的总经理是谁啊?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我们的朋友可没有这么高贵的人物”,老板夫妻一脸疑惑。“你们夫妻是我们总经理的大恩人和好朋友,总经理尤其喜欢吃你们店里的卤蛋和爆炒双菇”,这个副总经理说:“我就知道这么多,其他的等你们见了面再谈吧。”约好的那天,才知道原来那个用餐只叫一碗白饭的男孩再度出现在总经理办公室,经过二十年艰辛的创业,男孩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事业王国。看着这一切,他全都感谢这个餐馆的老板夫妻的鼓励和暗中帮助,否则他当初很难顺利完成学业。说过往事,老板夫妻打算告辞,总经理起身对他们深深地一鞠躬,并说道:“加油啊,公司以后还要靠你们帮助,明天见。”

“一碗白饭”是一个普通的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帮助别人,善待众生,就是在帮助自己。人要心怀感恩,不怕年少经常吃苦受挫,不管遇到多少坎坷,我们也要努力,也要实干,不要说谎,好好地去精进,总会熬出个云开日出、花开月圆的美好前程。佛法告诉我们,但凡行善、向善、助人为乐的人,最后一定能够得到菩萨的帮助和保佑。所以,学佛人一定要懂得,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


韩信吃白食

——20181229 马来西亚吉隆坡

我们人总是在付出之后马上想得到回报,古语说“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中国古代的韩信,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贫穷,常去他的一个朋友亭长家吃饭。亭长对他很照顾,但是时间一长,亭长的妻子就不乐意了,觉得没有回报,就不再为韩信提供白食(也就是白吃)。韩信不得已,自己出来海边为生。海边有个老婆婆非常善良,看他可怜,仅仅给过他一碗饭,但是这碗饭,韩信记了一辈子,等到韩信封侯之后,以千金回报。但是那位帮助他很长时间的亭长,却只得了一个小人的评价。要记住,帮助别人要无私奉献,但是人总是人心不足,当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总是想着“我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回报”,越想索取更多,越会失去更多。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人不能贪,人总想要得到更多,有时候适得其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