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妙语】035_持戒守戒-严以律己
今天谁“坐庄”
——20150919 西班牙·马德里
一个老师通宵打麻将,第二天上课看到黑板没擦,一般都有值班的学生擦黑板的,但是他看到黑板上一塌糊涂,他非常愤怒,随口说了一句:“今天谁坐庄,怎么连黑板都不擦?”人就是习惯成自然。什么是习惯?就是你认为一件事情是对的,不停地做,慢慢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如果这是对的,可能这是个好习惯;如果这是错的,你可能就拥有了一个坏习惯。
沉稳,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去过多地评论,你一定会被自己伤害,会体现出你的浮夸。学佛也是这样,不要贡高我慢才能真修实修。
有一个妻子正在厨房炒菜,她的丈夫在一旁叨叨不停地说:“慢一些,小心火大了。赶快把菜翻过来。你怎么还没有放油啊?油放得太多了。”他的妻子非常生气地脱口而出:“我懂得怎么炒菜!”她丈夫笑嘻嘻地说:“是是是,我知道你会烧菜。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当你坐在我的车旁不停地叨叨不休,让我朝左转、朝右转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人要学会体谅别人。其实体谅别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帮别人来想,你很快就能原谅别人,就能体谅别人了。
有一位朋友买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非常喜欢说话。但是,他买回来之后没多久,突然之间发现这只鹦鹉经常会说脏话。这个朋友为了教育它,决定惩罚惩罚这只鹦鹉,就把鹦鹉放在冰箱里。过了一个小时,鹦鹉在里边冻得“呱呱”直叫。这朋友一想,鹦鹉知道认错了,就把它放出来。刚把这只鹦鹉放出来,只听鹦鹉说:“骂两句就关我这么长的时间,里面那只鸡又犯了什么错了?”这个笑话就是告诉我们,喜欢讲话的人永远停不下来。其实我们学佛后要懂得,做人要能够抬头,也要学会低头,不该讲的不能讲。所以,静思与有修养不仅仅是一个品质,更是显现了说话人的境界。
现代人不但大人烦恼,小孩也忧愁。有一个妈妈,整天看着他的儿子愁眉苦脸的,就过去问他儿子:“儿子,你怎么这么忧愁啊?”儿子叹了口气,说:“还不是找女朋友的事情,愁死我了。”老妈安慰儿子说:“没事的,看开一点吧。”儿子摇摇头:“妈,你不懂啊,怎么看开啊?我是不想和我爸爸一个下场。”在家要做榜样,很多人度人,自己都不像样,怎么去救人?我们现代人总是以为自己什么都做得好,别人都做得不好。现代人以为自己很聪明。
爸爸妈妈争吵,孩子很容易得忧郁症的。师父看了很多忧郁症的病人(省略)(在孩子心中)爸爸妈妈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父亲是太阳,母亲是月亮。太阳经常发脾气,月亮又经常阴他,太阳就跟月亮打起来了。(于是)太阳跑掉了,月亮带着一个孩子。等到月亮哪一天又发脾气了,孩子就觉得没希望了,(感到)无助了。心中两根支柱没了,接下来他就觉得活在世界上这么苦,(然后)就乱来了,出去乱找朋友,人不像人。这就是我们做人的爱欲,实际上,你骂孩子时,我们要懂得,己不正焉能正人。你自己不正,你怎么能让别人相信你是正的呢?爸爸妈妈自己都不像样,你要孩子怎么像样。所有要你们学佛人要学会有修养,自己要懂得怎么样让自己做得更好,怎么样让自己心灵健康。心灵健康靠的是什么?第一要靠戒律。戒律很重要。戒是什么?要吵架不能吵,有孩子在。我们是一种暂时的缘分,我要克制自己。这个东西我非常想要,但是我不能要,因为要了之后会给自己心里带来很大的冲击。不容易啊!人家在睡觉,你已经起来在念经了。
两熊孩子的是非
——20191019 马来西亚吉隆坡
学佛人要记住,不要做是非,不要谈是非,不要去想是非,就没有任何是非来找你。现在的孩子也是在是非中,从小就知道要报复。有一个7岁的儿子跟他妈妈一起坐地铁,他在玩手机,边上有一个熊孩子(就是很顽皮的孩子),一巴掌,没想到把他的手机给打落了,然后马上缩回到他妈妈的怀里。他妈妈说:“哎,他还是孩子呢,不懂事啊。”就讲了两句话,说完了也不帮别人把手机捡起来道个歉。没想到这个7岁的儿子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二话不说,捡起手机,对着这个小男孩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给拍过去了,小男孩当时就哭了。他妈妈立刻急了,这个7岁的孩子也直接缩回了自己妈妈的怀里。他的妈妈也来了句:“他还是孩子,不懂事情。”这个事情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父母亲不懂得教育孩子。学佛人要懂得原谅别人,因为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的心中留一个空间,以便让自己的心能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