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妙语】038_烦恼菩提-烦恼痛苦
有一个故事,说村子里有两家人,一个穷,一个富,共同喝着一口井里的水。一个用金碗去盛水,一个用陶瓷碗。前者觉得自己用金碗很富贵,后者认为自己很贫贱,只能用瓷碗;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而后者陷入了无谓的烦恼。可是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只是水,而不是盛水的碗。
活在世间,其实我们生活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烦恼。人生像碗一样,要盛得下山珍海味,也要装得下粗茶淡饭;能倒出美酒和白水,也能放上汤汤水水。
人生如碗,如若小手端大碗,手会累坏碗会掉;如若小碗装大菜,装得不好碗会碎。人生不可妄自大,凡事需要有商量。碗有多大装多大,碗小学会且由它。
人生如碗,过多的心会让你的心累,心中装得太满,会让你的心变黑。心中不管装什么,不要过量不要贪,心中装的越是多,失去幸福就越多。学佛学会适可止,切勿贪欲心不止。
人生如碗,要随缘,心中装什么清晰见,坦荡对人免瞋恨,潇洒助人过一生。
人生如碗,需谨慎,稍不经意会磕碰,瞋怒定会有裂缝,相处之中有犯冲,及时沟通学宽容,亲如一家学佛中。
人生如碗,靠适中,懂得知足心常恐,学会珍惜碗别摔。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学佛路上不停步,一世修成报佛恩。
有一个青年人,他是个作家,向慧明禅师请教,他说:“师父,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希望自己能够在文学方面有大成就,成为文学方面的红人。我一直用心在努力地奋斗,然而事与愿违,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慧明禅师反问道:“你是怎么用心努力的呢?”青年作家愁眉苦脸地说:“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写的文章在全班甚至全校要得到第一,所以我不停地和人家比智慧。我走向了社会,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凡事争强好胜,处处希望比别人强,我感到自己活得很苦很累。”慧明禅师说道:“你是希望自己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成为真正的文人吗?”“是啊,这就是我的心愿。”“我现在赠送你一句名言——穷者不可比富,富者不可比智,智者不可比惠!”青年作家看到老禅师写的之后:“师父,‘惠’应该是‘智慧’的‘慧’,你写错了,写了‘恩惠’的‘惠’。”慧明禅师说道:“是‘惠泽天下’的‘惠’,而非‘智慧’的‘慧’。做真正的文人应该惠泽天下,而不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比天下。”“师父,那是为什么呢?”“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一味地去追求比别人富贵,比别人才智高超,但是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富贵,比你才高,那么你就会越比越累,越比心越苦,你的心胸就会越来越狭窄,最后你就会痛苦了自己。相反,你要努力创造比别人好,贡献比别人好,奉献比别人好,看看自己能不能惠泽天下,即使你没有达到目的,你的心胸也是开阔的,心情也是愉悦的,所以你的成就一定独特非凡。”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着就是活在一种感觉当中。佛是这么说的: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一天,分别了很多年的几位同学相聚拜访大学的老师。老师看见大家来了非常高兴,就问他们:“孩子们,你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没想到,老师就这一句话,让大家满腹牢骚,纷纷述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生活烦恼、感情破裂、生意的商战失利等等,还有的当官仕途受损,仿佛都成了时代的弃儿一样。老师笑而不语,从厨房里拿出一大堆杯子来,摆在了茶几上。这些杯子各色各样,形态各异,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看起来非常好看。老师说:“同学们,你们都是我过去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了,你们要是嘴巴干了、渴了,就自己倒水吧。”这时候,几个同学正好口干舌燥,纷纷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去倒水喝。等大家用手里的杯子端了一杯水的时候,老师说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你们几位同学注意了没有?你们手里的杯子都是刚刚在盘子里最好看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还有一些光光的玻璃杯,没人去选它。”大家觉得:“是啊。老师,有什么问题吗?”老师说:“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谁都希望自己拿着一只好看的杯子呢?这就是你们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是我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选择漂亮的杯子。这就犹如我们的生活一样,我们的生活是‘水’,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盛水用的工具,‘杯子’的好坏不能影响你生活的质量。我们现在很多人把心思花在了杯子上,就等于天天为了财富、地位、名利去追寻、去拥有它,这样你哪会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呢?这不就是自寻烦恼吗?”
佛陀曾经讲过,财富、地位、名利,这些让人贪婪的东西,其实只是我们的一种欲望、生活的虚相而已,并不是生活的本身。就像我们今天穿得好看一点是衣服,穿得差一点也是衣服。可惜现在很多人把重点都放错了,忘记了我们来到人间的目的。我们一辈子吃苦,因为我们是在追求那些错误的欲望,就自然难免会痛苦。当你追不到的时候就会痛苦,所以你才会承受得不到之后的烦恼和痛苦。希望我们学佛人能够放下自己的欲望,好好地过日子。
希望大家要好好学佛,因为有些病是医院里治不好的——精神上的病,还有心理病也是治不好的。如果你今天很想不通,吵架了,很难过,你能去跟医生说“给我打一针,让我想得通”吗?没有这个办法,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想得通。
有一天,城郊的寺庙里来了一位很富态的中年妇女,据她说,最近老是失眠,无论面对多么美味可口的菜,她都浑身无力,懒得动,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激情,很想了却尘缘,遁入佛门。方丈是个懂医术的人,他听这个妇女描述了这些情况之后,说:“不忙不忙,待老衲先给施主把脉如何?”夫人点了点头应允了。切完脉,看完舌苔,最后方丈微微一笑:“哦,体内有虚火,并无大碍。”方丈接着说,“只是施主心中藏着太多的烦恼而已。”中年妇女一想:“是啊,我没有什么病,就是烦得不得了。”心中暗叹方丈的神奇,便把心中所有的事情向方丈说了。方丈随意地跟她聊着:“你家相公与施主感情如何?”夫人脸上有了笑容,说:“我们感情很好,耳鬓厮磨,十几年没有红过脸。”方丈又问:“施主膝下有无子女?”夫人眼睛里闪出光彩说:“一个小女,很聪明,也很懂事情。”方丈又问:“家里的布匹生意不好?”夫人赶紧摇头说:“很好,家里的生意算得上是镇上的富贵人家。”方丈铺开纸墨,边写边问,左边写的都是她的烦恼,右边写着她快乐的事情,把写满字的这张纸放在夫人的面前一看,左边的烦恼非常多,右边快乐的事情很少。方丈说:“这张纸就是你的治病良方,因为你把苦恼的事情全部看得太重,全部记在了心中,而忽略了身边快乐的事情。”说着,方丈让徒弟取来一盆水和一只苦胆,他把胆汁丢入了水盆当中,绿色的胆汁在水中很快淡开,不见踪影。方丈说:“胆汁入水,味则变淡,人生何不如此?”意思就是告诉她,一个苦的东西,只要能够进入一个快乐的地方,味马上就变淡了,人生就是这样。方丈继续说:“施主,不是你承受了太多的痛苦,而是你不善用快乐之水冲淡你的痛苦啊!”
设计麻烦的设计师
——20151210 吉隆坡观音堂
有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上了火车,这个太太皱着眉头,这里服务态度不好,看谁都不顺眼,怎么样怎么样,“哎呀,桌子太矮了,椅子这么难坐,吃的东西又不舒服……”嘴巴里出来都是不满意的。她的先生一直笑嘻嘻的,非常和蔼可亲,不管他太太怎么讲话,她先生一直笑嘻嘻。一个人就跟他说:“哎呀,你好!”这个人心想:你太太为什么板着脸,而先生自己倒是笑嘻嘻?就说了:“你在哪里工作啊?”这个先生说:“哦,我是搞设计的。”“哦,搞设计的……”这个人就想探索一下他太太干什么工作,为什么老板着脸不开心,就问:“那你太太呢?”“哦,她也是搞设计的。”“哦,看不出来嘛……”他心里想:太太这么凶,搞什么设计啊?“请问您的太太是从事哪方面设计的?”这个先生讲:“她是专门设计麻烦的,因为她每天给自己找麻烦,每天给自己找烦恼,所以她就是自己给自己设计人生的烦恼和痛苦的人。”
我们学佛做人,不能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我们现在做人非常不容易,因为你必须要了解对方,你才能去度化对方。现在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私自利,每个人就为自己想,从来不为别人想的,所以他才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我执,越来越让自己的心离开了众生。
有男同事、女同事,他们都是在一个办公室的,上班时有人中午午休爬在写字台上睡觉。昨天一个男同事外出,走的很着急,把手机忘在办公室桌子上,这时男同事的老婆打电话来“叮铃铃叮铃铃……”,正在办公室午睡的女同事被吵得烦的不得了,开始不想接电话,吵得不得了,她拿过手机就冲着手机大叫:“我们正在睡觉,你烦不烦呐?!”结果那位男同事到现在还没有来上班……第二天听说他在医院骨伤科看病。人不是自己把烦恼找来的吗,人的生气完全可以控制的,因为我们不懂道理我们才会生气,现代人为什么会生气?因为主观,因为执著,不听别人劝,所以造成了生活中很多误解。
一个人想改掉自己的习惯多难,才会造成自己不断犯错。一错再错吃苦头,觉也不回头,伤心难过昏了头。
美国哈佛大学一个年轻人,他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又讲不出,就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医学手册,想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当他读完介绍癌症的内容时,才知道自己得癌症已经几个月了,吓得不敢动,呆呆的坐了好几个小时,后来他想知道自己还得了什么病,就读完了一整本医学手册,这下他明白了,他除了一个病没有,就是膝盖上没有积水之外,自己浑身都是病。当他去图书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我能够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当他走出图书馆的时候,他万念俱灰,被自己心理牢笼监禁,完全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他决定去找医生,他见到医生就说:“医生,我不跟你讲我有什么病,我只跟你说还没有什么病。医生,我的命不长了,我唯一没有的病就是膝盖骨没有积水症。”医生看了他一眼,听了他的病情之后给他诊断,然后坐在桌边写了药方递给他,他也顾不上看药方,赶紧去买药,刚刚把药方给药剂师,没想到药剂师看了一眼就退给他说:“这是药房,不是食品店。”他惊奇地拿出药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着:“每天要少吃多餐,啤酒一瓶,六小时一次,每天要走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他想想好笑,就照着医生的方法每天到饭店里去买一份菜、一瓶啤酒,每天走十英里路,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人很容易被自己制造的心理牢笼所禁锢,最后真的会生病,有些人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出毛病,时间长了真的会成为心理疾病,人的很多生理疾病都是由心理造成的,良好的心态是身体安康的先决条件。过去我们只说一个人身体健康,现在说一个人必须身心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不要预期烦恼,很多人把烦恼提早就借在心中,就像贷款一样,预先把烦恼借在自己的心中,让自己难过,就拥有了烦恼,可能会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难过担心一辈子。学佛人要保持快乐的心情,懂得开心法喜,这就是精神健康的象征。
有一个人在家里门前发现有一堆垃圾,他想象着是对面人家故意放在家门口的,他假装没有看见,和邻居碰面都不看他,心中恨他,邻居对他说:“你好吗?你家孩子好吗?读书怎样?”他想“装的那么好,背后搞我?”他心里自己设置障碍,眼睛都不看对方,说“蛮好”,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到了晚上,楼上的邻居来敲门,说:“对不起,今天我上班急,忘了倒垃圾,就临时放在你家门口,现在我倒掉了。”这个时候他才想到是自己冤枉了对门的邻居。
人的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我们要懂得怎样从烦恼的牢中解脱,首先要“心无一物”,就是心中坦荡,没有害别人的心,没有怀疑别人的心,没有嫉妒别人的心,才不会痛苦。
皮鞋匠的忧愁
——20120825 槟城智慧妙语(2)
有一个皮匠,修皮鞋的皮匠,对门住着一个很有钱的富商。这个富商天天愁,这个钱怎么办?这个钱,我要投资,我要把一个………放在家里又怕贼来偷,过去的时候又没有什么保险箱的,对不对啊。心里很难过,怎么办?怎么办?他心想,我这么有钱,我为什么这么忧愁啊!看看对面那个皮匠,没有钱,在家里天天哼着小调。他没钱,他为什么这么快乐?我有钱,我为什么这么烦恼啊!那么,他就想出个办法,我是不是也让他烦恼烦恼。他就送给对门的皮匠说,我送给你100两纹银好不好?我送给你之后,哎呀,真的,那个皮匠开始的时候,起先拿到这一百两纹银,天天开心啊,哼着小调,哈哈哈,开心得不得了,天天还有声音,过几天,开始………不唱了,再过几天,声音都没了。为什么?开始烦恼,穷人发财如受罪。他不知道这些钱放在哪里,藏在这里好呢,还是藏在那里好呢?是出去买生意呢,还是去投资?天天开始发愁。所以,大家要记住,钱不是能够让人幸福的东西,而真正让人幸福的东西,是你的心灵。
年轻人的忧郁
——20150118 马来西亚•沙巴大学
有一个精神非常忧郁的年轻人坐在咖啡馆的角落里,一个老人看到他很痛苦,走上前去说:“小伙子,你一定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吧?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帮助你。”这个小伙子冷冷地看了老人一眼,他说:“你帮不了我的,老先生,我的问题太多了。”老人掏出名片说:“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会让你想通。我想带你到一个地方,你能跟我去一次吗?”小伙子答应了,老人家就带着小伙子开车到了郊区,下车之后老人家指着一排墓碑说:“小伙子,你看到了吗?只有在这里的人才会没有问题。我的孩子也是经不起人间的风浪和烦恼,自杀提早离开了人间。”这时候年轻人眉头松了,将自己的难处向老人家一一诉说。人生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到这个人间只是一个过程。要记住,只要你活着,问题永远不会解决,也永远不会断,只有用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才会得到快乐。要懂得果报,我们今世之苦,是上一世没有修好;今世的福报,我们不要嫉妒别人,是别人上一世积福积德。只有用佛法的智慧人生,你才会真正地幸福;只有懂因果,你才会生活。
有些人拼命想做总裁、做老板、做总监、做经理,而有人把这些人看得很淡,他说:总裁总是裁剪别人,老板总是板着个脸,总监总是要监视别人,经理经常没有道理。这些名利会给人带来麻烦,不会给人带来快乐。佛菩萨说,世界万物总是有生有灭,人生也是如此,为什么要执著,为短暂的人生增加太多的烦恼?学佛人要心地圆融、要想得开,心要过得去,不纠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让心随缘,这就是圆融。圆融之后要懂得用学佛的加持力来克制自己身上的妄念,妄念越少正念越多。不要总是活在妄念中,把妄念抛弃,就会正念现前。希望大家每天活在正念中,才会越活越智慧。
师父说一个小笑话:有一个人去买盐,他看见一个服务员,就跟他说:“大伯,我买一袋盐。”没想到对方冲着他说:“我有那么老吗?”那人说:“好吧,大叔,我买一袋盐。”“我比你大不了几岁啊。”“哦,那大哥,你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呢?”那个人说:“我就这么长得像男的吗?”
对别人的不理解或者别人对你的伤害,开朗地一笑,就无所谓伤害。有的时候对生活的烦恼放下一笑。谁都有可能做错事情,不要纠结。别人讲你是为你好,如果今天没有别人讲你,可能就有警察来直接抓你了。所以,无论生活当中有多少烦恼,你都要用正能量的心态去接受生活的任何一种磨炼。希望我们学佛人好好地感恩别人,不管别人对你提出什么批评和指正,有则戒之,无则加勉。
每个人都希望追求到人间的幸福,希望家里不要吵架,孩子跟自己不要有烦恼、有矛盾。但是我们人总是心中藏着痛苦,有时候明明追求的是失望,但是谁都不愿意回头。人生的烦恼和瞋恨在所难免,但人总是纠结在痛苦当中,会使你的人生缺少幸福,拥有烦恼。这就是为什么人总是在想:“为什么幸福总在别人那里,而我却总是纠缠在自己的烦恼当中?”因为你被烦恼所牵绊。
有一对年轻人谈恋爱,最后两个人分手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男朋友口中得知前女友过得很不好,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心想“毕竟是我甩了她”。他厚着脸皮打电话给他过去的女朋友,问她:“你过得还好吗?”前女友回答说:“不好。”男朋友又问了:“你还恨我吗?”前女友冷冷地说:“我一直不恨你,只是每次听见有人死的时候,我一定上去看看是不是你。”
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最好的良药。学佛人要懂得,痛苦靠自己慢慢地去化解和放下。就像我们在家里,夫妻吵架,你一定要学会放下,要忘记,第二天像昨天没有发生过一样,你们才能和好如初。爱过、伤过、痛过,当我们对这些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学会忘记和放下,因为知因懂果才能化解冤结。
有一个老太太,我们在澳大利亚一个老华侨,她那个眼睛,总是那个样子,好像瞧不起人一样,她说她每一次进澳大利亚进关,被人家箱子全部翻个遍,师父呢,你看,我就跑过去,我就嘿嘿,OK,OK,就过去了,就这样嘛,所以现在笑得出来的人,至少说他现在不会忧愁吧,现在都笑不出来的人,说明现在全部不通呀,有忧愁了,比方说家里出个事了,就是师父讲笑话,大家下面,他难过呀,他笑不出来呀。现在你们能一直笑的话,说明你们通了,至少现在是很快乐,现在知道什么是做人,什么样应该让别人快乐,因为你们笑声会让别人快乐呀,对不对呀,当然有几个女孩子,笑得时间比人家长,那也不是太好,那就是精神有问题的情况,所以做人学佛实际上就是一个心,如果你能体谅别人,你就是佛心。